Page 6 - 讲清静经
P. 6
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;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?
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
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。
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,
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;上德不德,
下德执德。执著之者,不名道德。众生所以
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;
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;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;
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;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
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仙人葛翁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
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受之于东
华帝君,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,金阙帝
君受之于西王母。西王母口口相传,不记文
字。吾今于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
2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