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8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198
不敢多求。奉道诫者,可长处吉不凶;不能止足,相返不虚也。道人不可敢非,
实有微明之知。
这四件事也就是四怨、四贼,明白这个道理,就能与道同行。得道的人怕细微、
弱小、衰颓、被夺,所以他们的行为先自翕、自弱、自废、自夺,然后就得道
吉祥。至于俗人,无视这四件事,行事张扬、逞强、趋利,然后招来灾难。所以,
道劝人知足、知止,只要能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,就要想着广施恩慧,散财除
殃,不敢过多的贪求。奉道诫的人,可以长久地吉祥,没有凶险。如果不知足,
相反的结果就会来,真实不虚。得道的人不敢做错事,是因为有微明的智慧。
“是谓微明。”先怎么样后怎么样,刚才他举了这四个事儿,“此四事即
四怨、四贼也,能知之者微且明”。就是你能知道道的精微的运动轨迹,它的
作用。“知则副道也。”就是你明白了这个细微的道的内涵,道的这种无形的
运作,你明白了这个以后就会则副道,就能与道同行。所以“道人畏翕、弱、
废、夺”,刚才讲了四个字,修道的人他是害怕这个的,“故造行先自翕、自弱、
自废、自夺,然后乃得其吉。”你在一个阴阳的世界,有黑就有白,有甜就有苦,
修道的人怎么办呢?你不能被阴阳所摆布,你应该跳出来,跨越阴阳,超越阴阳。
你先自己自翕、自弱、自废、自夺,然后你把这种左右摇摆,打一巴掌揉一揉,
总是这么颠来倒去的,你就把它给超越了。所以先这样做,然后就得到了吉祥。
俗人是什么呢?废言。就是俗人他根本不信,他不懂。“先取张、强兴之利,
然后返凶矣。”他总在争强好胜,他总在争,以为这个好,浪费了半天的精力
去争夺这个,结果是一个恶果,“然后返凶矣”。
“故诫知止足,令人於世间裁自如,便思施惠散财除殃,不敢多求。”你
知道了,阴阳世界,有得就有失,你知道这回事了,你要超越他,你不要不知
足的总去争,总去夺,结果你得来是一个恶果。你应该怎么样?劝人知足知止,
1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