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6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96

劝之,勉力助道宣教。
                 看到求善之人通晓道意,可以亲近他。看到勤恳地学善的人,要赞誉他,

            再教导劝他,勉励他助道,宣传道的教诲。

                 其次,亲之誉之。 第一种人,上是自然的意思,自然就符合道。根本什么

            也不懂,也不知道,没有人教他,自然就知道了,这是第一等的。第二等的是

            亲之誉之,是知道大道好,无量的福,无量的寿,他说大道太好了,我要学大道,

            这是第二等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祖师解释说,“见求善之人晓道意,可亲也。见学善之人勤勤者,

            可就誉也,复教劝之,勉力助道宣教。”如果这个人是懂道的、是喜欢道的,

            这样的人就可以和他亲近。说这样的人,你看着他这么诚恳,这么勤奋的来实

            践道,你就要称赞他,觉得真的这样太好了,你要勉励他不仅自己得到道的好处,

            还要告诉别人,还让他去助道,宣传大道的好处,这是对道的一种帮助,这是

            第二等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其次畏之。

                 第三等的是恐惧。

                《注》:见恶人,诫为说善,其人闻义则服,可教改也。就申道诫示之,畏
            以天威,令自改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见到阴气的人,要劝他为善,如能心悦诚服,说明能去向善。然后给他讲

            道诫,以天的威严警告他,让他自己改。

                 第三等的是什么?畏之,是害怕,他遵守道,是因为他怕有灾难,怕有恶果,

            是怀着这样一个害怕的心去修道的。第一等的是自然的,第二等的知道好处学的,

            第三等的是因为害怕学的。你看最高等的心是最真的,是完全出于自然的诚恳,

            完全出于本分的真心。后边那想得利益和因为害怕学道,真诚的心就都不到位。


             92
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