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1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101

《老子想尔注》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第十八章、俗薄



                 大道废,有仁义。
                 丧失了先天的一点道光,才有了仁义的魂魄。

                《注》: 上古道用时,以人为名,皆行仁义,同相像类,仁义不别。今道不用,

            人悉弊薄,时有一人行义,便共表别之,故言有也。
                 上古的时候大道盛行,凡是人都很仁义,人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。今天大

            道不盛行了,人都很浅薄,如果有一个人的行为合于仁义,就显得格外突出,

            这就是老子说的“有仁义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淳风、俗薄、还淳,异俗这四章内容是一个整体,因为内涵比较多,所以

            分了四章,最重要的是提倡的太上,就是自然合大道。

                 俗薄是什么呢?淳朴的风尚太稀薄了,太少了,丢的太久了,丢的太多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大道废,有仁义。大道不流行了,后边出来的是仁义。张道陵祖师说,“上

            古道用时,以人为名,皆行仁义,同相像类,仁义不别。今道不用,人悉弊薄,

            时有一人行义,便共表别之,故言有也。”上古的时候大道盛行,所有的人都

            行仁义,没有区别。今道不用,大道不流行了,人悉弊薄,就是行仁义的人太

            少了,只要有一个人行了仁义他就凸显出来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智慧出,有大伪。
                 谋划的后天识神长出来了,才有大的虚假。


                《注》: 真道藏,耶文出。世间常伪伎称道教,皆为大伪不可用。何谓耶文?
            其五经半入耶,其五经以外,众书传记,尸人所作,悉耶耳。
                 真道不彰显,邪文横行于世。世人常把假道当道的教诲,全是狡诈的邪说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
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