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3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103

《老子想尔注》


            的。张道陵祖师解释说:“道用时,家家慈孝,皆同相类,慈孝不别。今道不用,
            人不慈孝,六亲不和,时有一人行慈孝,便共表别之,故言有也。”为什么?


            老子说的六亲不和有孝慈,大道废有仁义,其实是说大道不流行了。大道流行
            的时候,所有的人都是自动的孝,大道不流行了有一个人孝,就显得很突出了。


            故言有也,就是有孝慈,这讲的是假孝慈,大道流行的时候全是真的,大道废了,
            大道藏起来了,后天的这些东西流行起来了,就全是假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                 国家乱了才有忠臣。

                《注》:道用时,帝王躬奉行之,练明其意以臣庶,於此吏民莫不效法者。

            知道意,贱死贵仙,竟行忠孝,质朴悫端,以臣为名,皆忠相类不别。今道不用,
            臣皆学耶文,习权诈,随心情,面言善,内怀恶,时有一人行忠诚,便共表别之,

            故言有也。
                道用时,臣忠子孝,国则易治。时臣子不畏君父也,乃畏天神。孝其行,不

            得仙寿,故自至诚。既为忠孝,不欲令君父知,自默而行。欲蒙天报,设君父
            知之,必赏以高官,报以意气,如此功尽,天福不至。是故默而行之,不欲见功。

            今之臣子虽忠孝,皆欲以买君父,求功名。过时不显异之,便屏恕之,言无所知。
            此类外是内非,无至诚感天之行,故令国难治。今欲复此疾,要在帝王当专心

            信道诫也。
                 大道昌盛时代,帝王也亲身践行,通晓道义成为臣民的榜样,官吏和百姓

            纷纷效法。了解道的内涵,道以死为贱,以长生为贵。竞相地行忠孝,悫:诚实。

            质朴厚道,大家都行忠孝,所以没有差别。如今,道不盛行,臣民都去学那些

            邪说,精于权诈喜怒无常,外阳内含阴气,那时有一人行忠孝,便显得很特别,

            就是老子说的“有忠臣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大道昌盛的时候,臣忠子孝,国家很容易治理。那时,臣子不是怕君王,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
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   1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