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1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71
《老子想尔注》
要忘记肉身。要遵守道诫,遵守道的教诲。积善功,讲的就是法身不断的做功德,
不断的去奉献,这个叫积善功。积善功就是付出,你越付出得多,你的光长得
就越大。精化气、气化神,积精成神光,神光养成得仙寿,神成仙寿不是神仙
有仙寿,而是人的光,这个光是物理能量,是光物质,它有无量寿,这是人身
至宝,不要一说什么神成,就是对神的美化和夸大,根本一点没有夸大。相反
那些贪名求利贪图享受的、劳精思以求财的,美食以恣身的,都是执着于肉身,
是不合道的。
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。
喜欢以身为天下,法身寄托在万物中,因此而长生无咎。
《注》:与上同义。
这一句跟刚才讲那个意思是一样的,寄天下就是长寄于天下,也就是法身
寄托在万物中,因此而长生。寄天下讲的是大用,光是有大用的,它就像一个
孵化器一样,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。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私心,他没有达到忘的
境界,他修出来的光,用一个产品来比喻,基本上属于中下等的产品,不是合
格的产品。
这一章的厌耻,第一讲的是荣辱都惊神光。第二讲的是忘身。第三就是法
身寄天下。这一章就讲了这么三个内容,所以你要连贯的看,等你听完课了,
回去以后再反复的听和看课件,反复的把后边总结的这几句话体会一下,看是
不是能够把这一章的几个意思都串起来,这就是纲举目张,很有用。反复的这
样学习、反复的下功夫、反复的领悟,你就会知道了前面这句话和后面这句话
为什么这么说?他到底想说什么意思?他从几个方面来说了这个主题,你就会
很清楚。这样做就是对你元神思维的训练,你学了《道德经》,就知道它讲的
是光、是光的思维、是一个真思维。但是普通人都是学后天知识,后天意识思维,
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