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2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82
不愿意和俗人打交道,外边人爱说什么说什么,根本就不听、根本就不当回事、
不往心里去。清静是大要。刚才我们说了大要是真信、是谦虚的信、虔诚的信,
那个是一个要害,现在又说一个要害,就是清静,清静能够通万物,在清静中
领悟道的精微是大乐。至虚极守静笃,真正的笃就是深静,达到了一个很深的
静就可以通万物,叫千手千眼观音,就可以观察到万物之精微。
《注》:天地湛然,则云起露吐,万物滋润;迅雷风趣,则汉燥物疼,道气隐藏,
常不周处。人法天地,故不得燥处。常清静为务,晨暮露上下,人身气亦布至。
师设晨暮,清静为大要。故虽天地有失,为人为诫,辄能自反,还归道素。人
德不及,若其有失,遂去不顾,致当自约持也。
天地安静的时候,云起露吐,万物得到滋养。天地不安静的时候,刮风打
雷,万物得不到滋养,道气隐藏起来,很多的地方得不到道的抚育。人效法天
地,所以要静不要躁动。以清净为本分,早晚有朝露,人身也会有道气流布。
祖师设置了早晨、晚上,清净是第一重要的。所以,虽然天地有不正常的时候,
人守清净的道诫,使不清净,自动返回清净,归于道的本朴。人的德性不够,
乱了就离开道了,所以应当严格约束自己。
元气的祖师设置了早晨、晚上,清静是第一重要的。你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
一个星期七天,二十四节气,白天、黑夜,都是谁设置的?都是原始祖气设置的,
也就是元气的老祖宗设置的。所以说清静为大要,修道如果不得清静,就没得道,
得道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清静、非常简单、可以深度入静的人。所以,虽然天
地有不正常的时候,但如果有人能守清净的道诫,使不清静自动返回清静,归
于道的本朴。天地的不正常也会归于正常。自然灾害是什么?是安静的人太少了,
躁乱的状态太厉害了,天都翻车了,如果人能深度的静,就能够让自然灾害停止,
回归正常。但若人的德性不够,人的道光徳能不够,起不到转化的作用,想要
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