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0 - 解庄子《南华经》
P. 250
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。”老聃曰:“吾游心于物之初。”
孔子曰:“何谓邪?”曰:“心困焉而不能知,口辟焉而不能言,
尝为汝议乎其将。至阴肃肃,至阳赫赫;肃肃出乎天,赫赫出乎地;
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,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。消息满虚,一晦一
明,日改月化,日有所为,而莫见其功。生有所乎萌,死有所乎归,
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。非是也,且孰为之宗!”
孔子曰:“请问游是”。老聃曰:“夫得是,至美至乐也,得至
美而游乎至乐,谓之至人。”孔子曰:“愿闻其方”。曰:“草食
之兽不疾易薮,水生之虫不疾易水,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,喜怒
哀乐不入于胸次。夫天下也者,万物之所一也。得其所一而同焉,
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,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,而况得丧
祸福之所介乎!弃隶者若弃泥涂,知身贵于隶也,贵在于我而不失
于变。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,夫孰足以患心!已为道者解乎此。”
孔子曰:“夫子德配天地,而犹假至言以修心,古之君子,孰能
脱焉?”老聃曰:“不然。夫水之于汋也,无为而才自然矣。至人
之于德也,不修而物不能离焉,若天之自高,地之自厚,日月之自明,
夫何脩焉!”
孔子出,以告颜回曰:“丘之于道也,其犹醯鸡与!微夫子之发
吾覆也,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。”
【解】
2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