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17

《老子想尔注》


            道的劝说,你要听从道的劝说,否则你就沾不上道的边。道劝说了什么?劝说
            的太多了,总结起来全是在劝说,但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,就是中和的


            先天一炁、无知、无识的一点灵光,它是中。你的身体和你的心灵都要成为中。
            心志盈满,违背中和,如果不是中的话,你就是违反了道的要求。所以他说“志


            意不可盈溢”为道诫,这就是道的劝说,道是这样教导你的,你就必须得听他的话,
            你听他的话就有道了,你不听他的话就没有道了,就这么简单。


                 “道也。人行道,不违诫,渊深似道。” 人实践道,不违反道诫,才会像
            道一样深邃而厚重。讲了半天道,这个道无限的大、化生万物,但这个道是人


            在行的,人才能够行道,人的真阴真阳合一了以后形成金丹的光,就是一点灵光,
            先天一炁的光,人有光才能够行道。若只是投胎来的那一点光,一生消耗能量,


            消耗完了就死了。然而人是可以恢复这一点灵光的,所以人可以得长生,不生
            不死。你不违背道的规则,你真正达到了中和,你真正达到了人的心灵是一个


            自然的状态,不是一个心智过强的状态。符合这个状态的人就可以行道,就可
            以体验大道的无限渊深,大道是一个无限深邃、无限厚重的这样一个看不见摸


            不着、但是你能够体验的能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挫其锐,解其忿;
                 你要能够融合到这个道里头,你只有修心,不露锋芒、超越纷争;把你的

            七情六欲,把你的这种过强的心气儿给消掉,把你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去掉,你

            要做到,你才可能体验道的渊深。

                《注》:锐者,心方欲图恶。忿者,怒也,皆非道所喜。心欲为恶,挫还之,

            怒欲发,宽解之,勿使五藏忿怒也。自威以道诫,自劝以长生,於此致当。忿争激,
            急弦声,所以者过。积死迟怒,伤死以疾,五藏以伤,道不能治,故道诫之,

            重教之丁宁。五藏所以伤者,皆金木水火土气不和也。和则相生,战则相克,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
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