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 - 金英新讲《老子想尔注》-在线阅读
P. 25
《老子想尔注》
为什么?阴气太重了。讲的就是这个虚,你能不能感受呢?你如果带着人心,
带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念头,你是感应不到虚的,你只有放下人心,把你的光养
大了,光才能感应这个虚。所以这第五章讲的就是虚用。大道的用就是虚用,
他用的是虚。你懂不懂什么叫虚?什么东西才能够感应虚?为什么让你修心性,
为什么让你把后天意识退掉?就是为了让你把光长起来,这个光才能够感应虚,
讲的就是这意思。这就懂了什么叫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苟”。不是能理解
文字上的意思,是你要真正理解大道是用虚的,道理明不明白,你的光是不是
出来了,是不是能够感应虚了?这才是真正懂得这句话,不然懂得文字有什么
意义?
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苟。
《注》:圣人法天地,仁於善人,不仁恶人。当王政煞恶,亦视之如刍苟也。
是以人当积善功,其精神与天通。设欲侵害者,天即救之。庸庸之人皆是刍苟
之徒耳,精神不能通天。所以者,譬如盗贼怀恶不敢见部史也。精气自然与天
不亲,生死之际,天不知也。黄帝仁圣知后世意,故结刍草为苟,以置门户上。
欲言后世门户皆刍苟之徒耳。人不解黄帝微意,空而效之,而恶心不改,可谓
大恶也。
圣人效法天地,爱阳气,不爱阴气。依照当时的规则杀阴气,也把他们看
做没有价值的败草。所以,人应当积累善功德,其光就与天光相通。与天相通
的人如果受了伤害,天也会出手相救。平庸的人都像败草一样阴气森森,精神
不能与天相通。为什么呢,就像盗贼心怀恶念不敢见官一样。平庸的人阴气过重,
通不了纯阳的天光,生死的时候,天也不知道。黄帝是慈悲的圣人知道后人的
心意,所以捆了败草放在他们的门窗上,是说后世这些人是阴气的刍狗,人们
不懂黄帝的深意,只是形式上效仿,阴气的心不改,可以说阴气太重了。
圣人、元神没有仁与不仁的分别,他把光舍给众生,对百姓他也是不在意的,
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