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4 - 解庄子《南华经》
P. 124
世俗之人,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。同于己而欲之,
异于己而不欲者,以出乎众为心也。夫以出乎众为心者,曷常出乎
众哉!因众以宁,所闻不如众技众矣。而欲为人之国者,此揽乎三
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。此以人之国侥倖也,几何侥倖而不丧人之
国乎!其存人之国也,无万分之一;而丧人之国也,一不成而万有
余丧矣。悲夫,有土者之不知也。
夫有土者,有大物也。有大物者,不可以物;物而不物,故能物物。
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,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!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
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独有之人,是谓至贵。
大人之教,若形之于影,声之于响。有问而应之,尽其所怀,为
天下配。处乎无响,行乎无方。挈汝适复之挠挠,以游无端;出入无旁,
与日无始;颂论形躯,合乎大同,大同而无己。无己,恶乎得有有!
睹有者,昔之君子;睹无者,天地之友。
【解】
世俗人都喜欢跟自己意见相同而讨厌跟自己不一样的人。意见相
同的人就喜欢,意见不同的人就不喜欢,以超过众人为追求。想超
过众人,何尝又能够真正超出众人呢!随顺众人之意当然能够得到
安宁,可是个人的所闻总不如众人的技艺多才智高。希图治理邦国
的人,必定是了解了夏、商、周三代帝王有利的一面,没看到不利
的一面。用侥幸的态度治理国家,侥幸可以丧国。凭着侥幸把国家
1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