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4 - 解庄子《南华经》
P. 144

此相爱而不自知是仁,诚实不欺而不自知为忠,言行得当而不自知


            是信,无目的任性而动又彼此相互依存,相互为用,而不自以为是



            赐予。因此所行没有形迹,事迹没有留传下来。”


                 【原文】



                 孝子不谀其亲,忠臣不谄其君,臣子之盛也。亲之所言而然,所


            行而善,则世俗谓之不肖子;君之所言而然,所行而善,则世俗谓


            之不肖臣。而未知此其必然邪?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,所谓善而善


            之,则不谓道谀之人也。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?谓己道人,



            则勃然作色;谓己谀人,则怫然作色。而终身道人也,终身谀人也,


            合譬饰辞聚众也,是终始本末不相坐。垂衣裳,设采色,动容貌,


            以媚一世,而不自谓道谀,与夫人之为徒,通是非,而不自谓众人,


            愚之至也。知其愚者,非大愚也;知其惑者,非大惑也。大惑者,



            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三人行而一人惑,所适者犹可致也,


            惑者少也;二人惑则劳而不至,惑者胜也。而今也以天下惑,予虽


            有祈向,不可得也。不亦悲乎!


                 大声不入于里耳,折杨皇荂,则嗑然而笑。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



            之心,至言不出,俗言胜也。以二缶钟惑,而所适不得矣。而今也


            以天下惑,予虽有祈向,其庸可得邪!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,又一


            惑也,故莫若释之而不推。不推,谁其比忧!厉之人夜半生其子,


            遽取火而视之,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。




     142
   139   140   141   142   143   144   145   146   147   148   1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