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2 - 解庄子《南华经》
P. 152
心同德,下与上同德臣子就不需要管理;处于卑位的臣子有为,处
于尊位的帝王也有为,这样帝王跟臣子的作法就相同了,帝王跟臣
子相同那就不像帝王了。君主在上必行无为之道而使天下自行治理,
群臣在下必须有为去为天下做事,这是永不改变之道。所以古时为
天下之王者,其智慧虽能包笼天地,也不自行代天思虑;其知辩虽
能周遍万物,也不自己去言说;其能力虽然海内无比,也不自去作为。
天无意于生产而万物化生,地无意于生长而万物长成,帝王无为而
天下事自行成功,所以说没有比天更神妙莫测,没有比地更富有,
没有比帝王之德更博大。所以说帝王之德与天地匹配。这就是乘天
地生气养育万物,用之于人群之道啊!
【原文】
本在于上,末在于下,要在于主,详在于臣。三军五兵之运,德
之末也;赏罚利害,五刑之辟,教之末也;礼法度数,形名比详,
治之末也;钟鼓之音,羽旄之容,乐之末也;哭泣衰绖,隆杀之服,
哀之末也。此五末者,须精神之运,心术之动,然后从之者也。
末学者,古人有之,而非所以先也。君先而臣从,父先而子从,
兄先而弟从,长先而少从,男先而女从,夫先而妇从。夫尊卑先后,
天地之行也, 故圣人取象焉。天尊地卑,神明之位也;春夏先,秋冬后,
四时之序也。
是故古之明大道者,先明天而道德次之,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,
1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