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6 - 解庄子《南华经》
P. 226

不敢怀非誉巧拙;齐七日,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。当是时也,无公朝,


            其巧专而外骨消。然后入山林,观天性,形躯至矣,然后成见鐻,



            然后加手焉;不然则已,则以天合天,器之所以疑神者,其是与!”


                 【解】



                 梓庆能削刻木头做悬挂钟鼓的木架鐻,鐻做成以后,看见的人无


            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工夫。鲁侯见到便问他,说:“你用什么办法


            做成的呢?”梓庆回答道:“我是个做工的人,没有高明的技术!


            虽说如此,我还是有一种本事。 我准备做鐻时,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,


            必定斋戒静心。斋戒三天,不再怀有庆贺、赏赐的思想;斋戒五天,


            不再心存非誉、巧拙的杂念;斋戒七天,已不为外物所动,仿佛忘



            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。正当这个时候,我的眼里已不存在朝廷,


            专注得外界的干扰全都消失。然后我便进入山林,观察各种木料的



            质地;选择好适合做鐻的木材,这时,鐻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,


            然后动手加工制作;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。我的行动是发自内心


            合于自然天性的,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,恐怕也就出于


            这一点吧!”



                 【原文】


                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,进退中绳,左右旋中规。庄子以为文弗过也,


            使之鉤百而反。颜阖遇之,入见曰:“稷之马将败。”公密而不应。


            少焉,果败而反。公曰:“子何以知之?”曰“其马力竭矣,而犹求焉,




     224
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   228   229   230   231